慈世平:在湖人时曾患抑郁症羡慕库里成长环境
此外,统战部布置安排了华西同心行动下一步对云南镇雄、马边、昭觉、武胜的帮扶事宜。
LaBaer教授还表示,自己非常希望等疫情结束后,再次来到成都,同我院专家作面对面交流。受新冠疫情影响,互访、前往对方机构进行合作科研等学术交流活动受限
我院程南生副院长、感染与疫苗研究室主任刘杰教授(我院与ASU共建四川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学术院长)、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红教授、国合办代表在医技楼5G会诊室与ASU生物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Joshua LaBaer教授、副院长Stephen Munk教授、Bertram Jacobs教授进行了在线交流。我院与ASU多年前就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早期疾病诊断、改善癌症和传染病的治疗及疫苗方面有着共同的兴趣。他表示,在新冠疫情依旧严峻的情况下,双方开展线上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而且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拓宽了受众范围,同时也祝愿双方的研究能尽快产出可喜的结果,以积极应对人类健康危机。作为我院与ASU在疫情期间探索的新交流模式,云学术厅旨在持续深化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还将陆续以精准医学诊断、微生物、代谢物检测、光谱技术、器官再生、病毒免疫6个主题举行学术交流活动。他说到,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在学生培养、教师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特别是2019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后,双方共同建设四川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聚焦多学科研究和人类健康问题的探索和发展。
Josh LaBaer执行院长代表ASU 生物设计院发表讲话。10月14日,由我院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联合主办的云学术厅系列交流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主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Viral Disease。最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选送的《当香烟来敲门》等13个讲解类作品,临床营养党支部选送的《天府临床营养课堂之肿瘤篇》等10个视频类作品、乳腺外科党支部选送的《到报告不要慌。
9月28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二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总决赛在信息楼天使演播厅举行。他们通过表演、演唱、舞蹈等多种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将老年健康、疾病预防、癌症防治、药物研究等多个方面的专业健康知识进行了精彩呈现,获得了媒体评审、专业评审及现场观众的高度肯定。本次大赛历时2个月,面向全院及各华西医联体单位征集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等七大主题,讲解、视频、文章、图片四大类别健康科普作品进行评选。大赛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近5000人次观看。
先听我们给你摆一摆乳腺囊肿那些事》等10个文章类作品以及心理卫生中心党支部选送的《拒绝过度的反刍思维》等7个图片类作品获奖。临床联合、门诊医技、内科、外科党总支,头颈肿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营养科、健康管理中心、神经内科、特需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心理卫生中心、药剂科党支部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二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列表。经过前期严格的专业媒体、医疗专家及科普专家评审,共计13个讲解类作品、15个视频类作品、15个文章类作品以及7个图片类作品进入决赛。决赛现场,进级的13支讲解类队伍进行了激烈角逐。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永忠,来自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的科普专家,以及我院各党总支负责人、科室代表,媒体评审、微博微信大V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赛共计收到全院师生员工作品186个,其中医联体单位作品11个。本次大赛历时2个月,面向全院及各华西医联体单位征集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等七大主题,讲解、视频、文章、图片四大类别健康科普作品进行评选。临床联合、门诊医技、内科、外科党总支,头颈肿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营养科、健康管理中心、神经内科、特需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心理卫生中心、药剂科党支部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决赛现场,进级的13支讲解类队伍进行了激烈角逐。
最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选送的《当香烟来敲门》等13个讲解类作品,临床营养党支部选送的《天府临床营养课堂之肿瘤篇》等10个视频类作品、乳腺外科党支部选送的《到报告不要慌。大赛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近5000人次观看。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永忠,来自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的科普专家,以及我院各党总支负责人、科室代表,媒体评审、微博微信大V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经过前期严格的专业媒体、医疗专家及科普专家评审,共计13个讲解类作品、15个视频类作品、15个文章类作品以及7个图片类作品进入决赛。
他们通过表演、演唱、舞蹈等多种形式和通俗的语言,将老年健康、疾病预防、癌症防治、药物研究等多个方面的专业健康知识进行了精彩呈现,获得了媒体评审、专业评审及现场观众的高度肯定。第二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获奖作品列表。9月28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第二届华西健康科普大赛总决赛在信息楼天使演播厅举行。先听我们给你摆一摆乳腺囊肿那些事》等10个文章类作品以及心理卫生中心党支部选送的《拒绝过度的反刍思维》等7个图片类作品获奖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精准医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国家重点战略部署,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通过整合行业优势创新资源,建设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努力攻克精准医学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提高核心产品国产化率,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形成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产业集群,合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助推我国形成精准医学全球竞争优势。精准医学是未来医疗健康发展的制高领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俊杰、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副校长张林,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领导出席会议。今年是四川大学建校125周年。
在主旨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杨焕明针对生物技术在抗衰老上的应用、中西医并重诊治肿瘤、砒霜治疗白血病、人类基因组计划、组学和精准医学等主题进行分享。通过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会进一步推动川大精准医学领域和整个华西医学的发展,将为川大办最好医科提供有力的支撑。
为进一步展示和分享精准医学前沿技术,疾病精准防、诊、治进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9月25日,由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联合承办的2021第七届成都精准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四川锦江宾馆召开。论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内两院院士5人、100余名国际精准医学领域顶尖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聚焦精准医学前沿技术发展,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和行业发展关键点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助力精准医学全产业链及政医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发展。
李言荣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精准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之一,这个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精准医学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最近几年,为了尽可能发挥出川大文理工医学科齐全的特色,我们坚持以医学+和信息+为引领,打造了医工结合的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以及5G模式下的医学转化应用平台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医工交叉融合、尤其是医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让医疗服务更优质、更高效。四川大学正在全力建成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明确了要办最好的医科的目标和医强的路径。此次论坛以精准医学前沿高峰技术为主题,设有主旨论坛,以及多组学前沿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精准医疗挑战与实践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精准护理前沿与科技创新五个分论坛。
2015年,精准医学中心成立,先后获批了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在科研、临床和转化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下午的主旨论坛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西澳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Barry J.Marshall、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张康、北京大学科学生命学院教授汤富酬、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教授田捷、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风向了肺癌精准治疗的临床难点与转化研究、精准医学理论与实践、精准医学中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单细胞功能基因组三代测序技术等主题。
特别是把医学+作为医强的重要举措,华西精准医学为推进医学+提供了新动能和新空间。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深化应用和推广全球精准医疗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精准医学行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实现精准医学领域科技、经济的高度互动和融合发展
精准医学是未来医疗健康发展的制高领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旨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杨焕明针对生物技术在抗衰老上的应用、中西医并重诊治肿瘤、砒霜治疗白血病、人类基因组计划、组学和精准医学等主题进行分享。
为进一步展示和分享精准医学前沿技术,疾病精准防、诊、治进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9月25日,由四川大学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联合承办的2021第七届成都精准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四川锦江宾馆召开。论坛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国内两院院士5人、100余名国际精准医学领域顶尖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聚焦精准医学前沿技术发展,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和行业发展关键点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助力精准医学全产业链及政医产学研资一体化创新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俊杰、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副校长张林,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等领导出席会议。李言荣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精准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之一,这个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这本身就足以说明精准医学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把医学+作为医强的重要举措,华西精准医学为推进医学+提供了新动能和新空间。四川大学正在全力建成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明确了要办最好的医科的目标和医强的路径。
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精准医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国家重点战略部署,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通过整合行业优势创新资源,建设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努力攻克精准医学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提高核心产品国产化率,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形成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产业集群,合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助推我国形成精准医学全球竞争优势。今年是四川大学建校125周年。
下午的主旨论坛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西澳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Barry J.Marshall、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张康、北京大学科学生命学院教授汤富酬、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教授田捷、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风向了肺癌精准治疗的临床难点与转化研究、精准医学理论与实践、精准医学中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单细胞功能基因组三代测序技术等主题。通过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会进一步推动川大精准医学领域和整个华西医学的发展,将为川大办最好医科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